一、《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答: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對于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提升專業技術人才能力水平、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16〕77號),明確職稱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2019年7月,國家人社部制定出臺了《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社部令第40號),進一步規范職稱評審程序、加強職稱評審管理、保證職稱評審質量。
在近年的職稱評審管理工作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不斷完善職稱制度體系,先后制定了《關于規范本市專業技術職稱申報條件的通知》(滬人社專〔2017〕115號)、《關于本市啟用專業技術資格電子證書的通知》(滬人社規〔2019〕33號)、《上海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管理辦法》(滬人社專〔2020〕260號)等文件,對職稱申報條件、評審規則、管理服務等進行規范完善。為貫徹落實人社部《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本市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職稱評審全流程管理制度,制定全面系統的職稱評審程序性規定。
二、《辦法》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辦法》是本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講話中關于完善人才評價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中央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部署的重要內容,是加強職稱評審管理、完善職稱政策法規體系的重要舉措。《辦法》的出臺,將對本市規范職稱評審程序,依法加強職稱評審管理,切實保證職稱評審質量起到重要作用,有力推動本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職稱評審全流程管理制度,進一步實現客觀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
三、《辦法》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辦法》共分為八章四十七條,分為總則、職稱評審委員會、申報審核、組織評審、評審服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八個部分。
第一章總則部分。重點明確了職稱評審的基本原則,各級人社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等內容。
第二章職稱評審委員會。明確了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的條件和程序,以及職稱評審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第三章申報審核。主要明確了申報人申報職稱的基本條件,申報材料要求,破格申報條件,不得申報的幾種情形,以及各級評委會辦公室受理審核的基本要求和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四章組織評審。明確了召開評審會的程序,投票表決辦法,評審紀律,以及對評審結果有異議的救濟辦法等內容。
第五章評審服務。提出了互聯網+的職稱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職稱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第六章監督管理和第七章法律責任。明確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在職稱監督管理中的職責,以及違反相關規定后的處理辦法。
第八章附則。明確了文件的有效期。
四、《辦法》適用于哪些群體?
答:《辦法》中明確適用范圍為:對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以及自由職業者開展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適用本辦法。
職稱評審申報人應當為與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建立合法勞動(聘用)關系,并在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在職專業技術人才。當年度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不予受理(按規定辦理延長退休手續的除外)。符合條件的本市自由職業者、在本市合法工作的境外專業技術人才,可以按有關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五、申報人在申報過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要求?
答:申報人在一個年度內只能向一個職稱評審委員會的一個專業學科組提出申報。申報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齊全、真實、準確的要求提交職稱申報材料,對申報材料實行誠信承諾制度,簽署誠信承諾書。
六、為做好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辦法》有哪些安排?
答:當前,隨著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其職稱評價需求也不斷增強。但是,部分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反映,職稱評審申報渠道不夠暢通,不利于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成長發展。
為確保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中享有同等待遇,《辦法》明確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由職業者職稱評審同樣適用,自由職業者由所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區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或者相關行業協會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公共人才服務機構、創業孵化基地及科技園區等加強職稱政策咨詢和材料受理點建設,重點為非公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提供服務。
七、為貫徹落實好《辦法》,下一步有哪些安排?
答:《辦法》出臺以后,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各有關單位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職稱相關政策宣傳解讀和業務培訓,對《辦法》有關政策進行深入解讀和培訓,指導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貫徹落實文件相關規定。
二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職稱評審工作的宏觀指導和監督檢查,及時關注《辦法》的貫徹落實情況,推動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辦法》要求,進一步規范本市職稱評審工作。
三是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使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準確把握《辦法》有關精神和要求,營造貫徹落實《辦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