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成就換來的職業等級稱號,也是對其這些方面比較出色的有力證明。想要提高職稱評審的通過率,還是要從多方面去考慮和好好準備。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關于職稱評審流程的詳細步驟,一起來看看吧。
一、自查是否符合初審標準:
在進行職稱評審前,首先要了解評審標準,可以根據前一年申報政策文件作為參考,比如學歷、工作年限、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對照起來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申報標準。
二、準備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是評審專業職稱的主要依據,是申報者任現職稱以來取得的業績成果,必須具體、真實、有效。而且職稱級別不同,所對應的資料也不同,所以需根據自己能夠申報的級別來準備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個人簡歷、工作業績證明、繼續教育學時證明、學術成果、作為主要專業技術貢獻者完成的項目等等。
小編在線提醒大家,關于學術成果的類別,一般有作為參與人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還有作為參與人完成在單位內有較大影響的發明專利、技術報告、專著編著等等,要滿足2項以上。而且論文發表需要一定時間,普通期刊準備時間在3-6個月,核心期刊則需1年左右。
三、提交評審申請:
準備完了申報材料后,就可按照評審機構的要求,提交評審申請及相關材料了。目前來說職稱都是直接系統申報,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職稱前,需由單位管理人員給申報人員創建申報賬號,然后按照系統指示提交申請即可。
四、評審機構審核:
評審機構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判斷是否符合條件。然后評委會對學歷、工作年限、繼續教育等條件再次進行政策性審核,滿足條件就可推薦,不滿足將不予通過。
而有的職稱需要面試或筆試,評審機構進行組織面試或筆試,進一步評估申請人的專業能力,評委會組織專家對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的業績材料進行評審。
五、公示與公布:
評審結果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期結束后正式公布評審結果。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當對評審結果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且接受社會監督。
六、頒發資格證書:
經公示無異議的評審通過人員,由評委會提交人社部門備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確認。人社部門審核通過后,評委會提交證書備案,備案通過后,由評委會下發聘任文件、評審確認通知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