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工網評|“一賽雙證”開啟勞動者職業發展新通道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評論員郭振綱
據9月19日《工人日報》報道,前不久,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其中,鎮江市“一賽雙證”核發的做法被決定采用并推廣。“一賽雙證”,即高技能人才通過技能競賽,在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同時,同步獲得專業技術職稱證書,這極大提升了技能認定的便捷性和可得性,貫通了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
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以來,各地工會充分履行牽頭職責,按照“產改”的總要求,有力有序推進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探索出了不少新經驗和新做法。“一賽雙證”制度就是鎮江市在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探索出來的、貫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一種創新做法,這一做法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技師)與專業技術人才(工程師)“雙師”職業發展互通的“立交橋”。
在改革過程中,盡管有關方面不斷簡化程序、積極優化條件,但“雙師”貫通依然存在一些梗阻。
一方面,職業技能認定和專業技術評審由不同的部門負責,實行的標準不同,執行的程序不同;盡管一些技能人才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要獲得專業技術職稱依然需要重新申報,需要符合相應的條件;一些用人單位在“雙師”貫通方面還存在不少“土政策”,使得不少高技能人才只能“望證興嘆”。另一方面,勞動和技能競賽作為勞動者技能成長的重要途徑,并沒有被直接納入“雙師”貫通的制度軌道,即使有一些高技能人才在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世賽、省賽中成為優勝者,按照規定獲得了專業技術職稱核準和備案的資格,但對更多普通技能人才而言,這樣的“門檻”并不容易企及,是否能有層次稍低一些的技能競賽平臺讓他們也能獲得“貫通”的機會?
“一賽雙證”制度的實行,解決了“雙師”貫通政策在落地落實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難題。比如,創造性地將技能競賽作為“支點”,以技能競賽成績作為評判標準,一次性獲得兩種證書,不需要再重復申報、重復評審;賦予職工技術協會“裁判員”資質,讓其成為專為職業技能競賽服務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有效填補了困擾廣大企業、職工技能評價的“真空帶”……這樣的做法在推動“產改”落地見效的同時,增加了技能競賽對勞動者的吸引力,為勞動者開辟了“雙師”貫通的新通道。
“一賽雙證”被納入地方性法規,意味著其具有了法律約束力,這不僅讓“一賽雙證”制度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為更多職工通過技能競賽實現職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撐。期待更多地方立足本地實際,借鑒“一賽雙證”的成功經驗,強化技能競賽在培養新型勞動者隊伍中的作用,探索出更多“雙師”貫通的新做法,培養造就更多“雙師”型職工、助力“產改”取得新突破,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人力資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