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系統自動賦碼 人才可獲得相應類別服務 重慶首創“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
來源:重慶日報
8月23日,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為破除“唯帽子論”,我市創新實施“目錄+計分”人才評價機制,通過“以貢獻論英雄”的價值導向,讓更多優秀人才“輕裝上陣”。
前不久,重慶機電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段虎明被認定為新重慶D類人才,可享受創新創業、金融支持、生活服務等73項“公共+市場化”人才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他從申報到認定成功,時間不到1個月,較之前縮短了20余天。
這樣高效、便捷的人才評估認定,得益于今年4月新出臺的《新重慶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以及一同發布的《新重慶人才分類目錄(2024版)》和《新重慶人才計分規則(2024版)》。根據《辦法》,符合“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且認定成功的人才,將會享受到由市級、區縣提供的全鏈條專屬服務。
具體來講,《辦法》將人才卡A卡細化為“A、B、C、D”、B卡細化為“E、F”六類。通過“目錄+計分”認定機制確定人才類別。
在目錄認定方面,主要通過人才已取得的稱號、榮譽及重大科研項目等直接確定類別,進一步優化提升人才服務。
在計分認定方面,聚焦我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需要,重點將我市參保企業(非機關、事業單位)、新型研發機構(非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納入人才評價隊伍,優先考慮研發、制造類崗位一線人才,進一步擴大人才認定行業領域范圍。
同時,從年齡、學歷及職稱、工作經驗、薪資等6個維度綜合計算分值予以認定人才類別,突出社會認同、企業認可,突出實績實干,突出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導向。
此外,還將人才在行業領域貢獻程度進行量化呈現,讓人才的認定過程更加透明和公正,確保各類人才能夠根據自身實際貢獻獲得相應的認可和待遇。
符合認定條件的人才,只需登錄“渝快辦”App,搜索“渝才薈”應用,在其功能頁面點擊“目錄認定”或“計分認定”,根據相應要求完成操作,即可提交認定信息。認定完成后,系統將自動為人才賦碼,人才則可獲得相應類別服務。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參加計分認定測評21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