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談15」讓人才活力競相涌流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人才活力來自體制機制創新,要以全局視野、開放理念、改革思維謀劃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讓人才活力競相涌流,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智力支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強調,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是城市競爭之本、動能轉換之要、創新活力之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人才活力來自體制機制創新,要以全局視野、開放理念、改革思維謀劃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讓人才活力競相涌流,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智力支撐。
持續深化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人才評價具有導向和示范作用,是人才發展的指揮棒。評價一個人才,就是樹立一個標桿,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進行科學分類評價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關鍵。要堅持“破四唯”、樹新標,以職業屬性和崗位要求為基礎,圍繞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開辟各類人才評價新賽道,促使人才評價更加精準化、科學化。要優化職稱評審服務,著眼賦能產業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重點產業鏈和專業鎮企業設立專項評審服務,暢通職稱申報渠道,貼近產業人才特點和工作實際,貼近企業用人需求,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實際貢獻。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通過“一產一策”“一鏈一策”,促進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融合發展。要科學設置評價指標,按照分行業分類分層次評價的要求,對中小學教師、水利、農業等系列職稱評審中,對長期在農村偏遠地區一線工作、年齡較大、工作經驗和實踐能力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淡化學歷要求,注重其能力資歷條件給予評審傾斜,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挫傷人才干事的積極性。
全面加強人才使用制度改革。人才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人才只有用得好、用得活,才能釋放出最大能量,實現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要加強科技項目立項和關鍵技術研發,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需求,布局實施重點研發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專項、軟科學研究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要加強科技創新和孵化平臺建設,支持山西電子科技學院、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布局建設各類實驗室,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著力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綜合平臺,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培養更多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要加強本地人才工作平臺建設,打造一批眾創空間、重點實驗室、博士工作站、人才工作基地等創新創業平臺,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讓人才干事有舞臺、創業有機會、發展有空間,以無限的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不斷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改革。人才猶如燧石,激發力度越大,放射出的火花就越閃亮。要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要保護科研人員享有成果所有權、使用權,積極推進實施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要加大人才津補貼激勵力度,以充足的資金保障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完善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落實學費補貼、生活補貼、購房補貼、平臺補貼、子女入學優先、配偶就業優先、住房保障優先、創業服務優先“四補四優先”政策,強化人才住房就醫、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保障。加大對各類優秀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全面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
(作者系山西省臨汾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