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件
金人社發(2024)140號
金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部門(單位),永昌縣、金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根據人社部《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省人社廳《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規定,現就2024年度我市職稱評審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安排
(一)系統預準備時間
2024年度全市職稱申報評審管理信息系統申報評審功能開啟時間為2024年9月1日0時。9月1日0時至9月10日24時為系統預準備時間。
(二)個人正式申報
申報和審核分為3個階段:
9月11日0時至10月20日24時為個人正式申報時間,為期共40天。
(三)審核推薦
10月21日0時至10月31日24時為用人單位(申報單位)審核及推薦時間,為期共10天(申報單位可自行提前起始時間但不得推遲截止時間)
(四)復核評審
11月1日0時至12月25日24時為省市縣行業主管部門、人社部門、評委會審核及評審時間,為期共55天。全省申報評審工作于2024年12月31日24時之前完成。
二、工作流程
(一)啟動評審
縣(區)人社局根據本通知,于2024年9月5日前下發本地區年度評審工作通知,對評審范圍和層級(委托評審情況)、申報材料要求、申報材料受理截止時間、評委會召開時間等事項作出具體安排。
(二)個人申報
10月20日前,申報人需登錄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點擊“職稱評審”鏈接進入“甘肅省職稱申報評審信息系統”,根據各系列(專業)評價條件標準和相應評委會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簽署申報誠信承諾書,填寫個人職稱申報信息,掃描上傳電子版佐證材料,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審核推薦。具體操作方法見“甘肅省職稱申報評審信息系統”通知公告模塊,點擊《電子社保卡掃碼登錄操作說明》《職稱評審管理系統操作手冊(申報人分冊)》下載使用。
申報人需在2024年10月20日24時前完成申報,在規定時限內未提交成功的,后果由申報人個人承擔。
(三)單位推薦
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或檔案托管部門)組織所屬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申報,對申報材料隨報隨審,并在本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對于公示無異議的人員,與10月31日前將申報材料提交審核部門審核。
(四)部門審核
審核部門對申報人上傳的各項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如發現用人單位推薦材料需要修改完善的,一次性反饋修改意見后及時退回,退回次數不超過3次。審核部門原則上在評委會公布的接收材料截止期限5日前完成審核工作,并提交評委會辦事機構組織評審。如確屬工作需要,審核部門可以要求申報人提供申報材料原件并進行核查。
(五)組織評審
市級評委會辦事機構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如需要人社部門材料聯審、抽查的,應在評委會召開5日前完成),于12月25日前組織召開職稱評審會議。原則上不得推遲評審,確有特殊情況的須經市人社局同意,調整情況應及時向社會公布。
(六)公示發證
評審會議結束后,由各評委會辦事機構在本單位官方網站和線下平臺對評審通過人員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對公示無異議的人員,原則上各評委會組建單位應于12月31日前單獨或聯合市人社局印發職稱資格文件確認取得職稱資格,同時打印電子評審表、制發職稱電子證書。用人單位應及時下載打印評審通過人員電子評審表,用印后裝入個人人事檔案。
三、人員范圍
申報人員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符合相應職稱評審條件,且屬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納入職稱申報評審范圍。
(一)在我市工作的事業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二)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企業工作人員、自由職業者等,在申報職稱所在單位(或人事代理機構)繳納社保原則上達到半年以上的。
(三)符合相應申報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報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系列職稱。
(四)符合相應申報條件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和農村實用文化人才按規定進行申報。
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黨紀政務處分在影響期內的人員、離退休人員(含申報當年達到退休年齡人員)不納入職稱評審范圍。
四、申報方式
本次職稱申報和評審通過“甘肅省職稱申報和評審信息系統”在線開展。未經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及省職改辦同意,個人、用人單位和部門在線下進行職稱申報和審核的,評審結果不予認可。
(一)賬號創建
個人申報賬號由用人單位或申報單位負責審核和創建。用人單位或申報單位的賬號由人社部門或有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權限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和創建。
(二)申報渠道
1.市屬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所在工作單位進憝噥甚舟凍褡阱楽饅茬鞧言訉瘠吳鵑髃蘼報亙愍嬰。
2.在我省登記注冊的非公經濟企業、社會組織、個體經濟組織的申報人員,以及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工作單位所在地與檔案托管地一致的,通過工作單位或經所在單位書面同意、通過托管檔案的人才市場進行申報;工作單位所在地與檔案托管地不一致的,經檔案托管地的人才市場書面同意,通過所在單位進行申報。
3.中央及外省市企事業單位設立的派駐機構工作人員,原則上不能在我市申報職稱。符合相關規定,允許幫扶、掛職等人員在派駐地申報職稱的,由派出單位向派出以及派駐地省級行業主管部門、人社部門申請,同意后可在派駐單位申報職稱。
五、要素把握
(一)條件標準
2024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的條件標準,按照最新修訂的各系列(專業)評價條件以及規范細化的標準執行。
(二)業績時限
申報人的業績須在2024年9月30日前取得。申報人在該時限之后取得的業績,可作為業績成果在下次申報職稱時使用。
(三)任職年限
專業技術總年限和現職稱任職年限,均計算到2024年12月31日。納入事業單位崗位管理人員的任職年限從聘用的當月計算;其它單位人員的任職年限,原則上從取得職稱資格的當月起計算,
(四)全省有效破格晉升
破格申報全省有效職稱的,可不受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取得職稱資格后,按照優先調整崗位結構比例聘用。破格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各單位、主管部門要從嚴審核破格晉升業績,切實做到優中選優(當年破格晉升職稱人員,須經單位黨委(組)審核推薦,并經主要領導簽字、單位蓋章),將全省有效破格晉升人數嚴格控制在當年擬晉升人數的15%以內。
(五)基層有效
根據人社部有關要求和我省職稱評聘有關規定,,“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取得的基層有效高級職稱實行崗位總量控制,高級崗位數額不超過專業技術崗位總量的10%(包括正常和破格晉升),專崗專用,單獨管理。
(六)鄉村傾斜政策
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關于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和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有關規定,對于鄉村教師及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專業技術人員,從教、工作20年以上評聘中級職稱,以及從教、工作30年以上評聘高級職稱的,直接聘用到相應崗位,不受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在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外單列。
(七)繼續教育學時認定
按照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和省市繼續教育有關工作規定,對未達到繼續教育學時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進行申報。申報人員需向申報評審信息系統上傳繼續教育證書等佐證材料,除公需科目外,通過其他方式完成的繼續教育時間能否認定為繼續教育學時,由用人單位提出意見,由省級行業主管部門、人社部門共同認定。
(八)論文查重
省職改辦提供“中國知網”收錄論文查重服務,不接受任何查重報告單;未收錄論文由用人單位聯系“中國知網”進行查重,并上傳有單位簽字蓋章的“中國知網”查重報告單。查重結果以“去除引用文獻復制比”為準,核心期刊論文不超過15%,省級期刊論文不超過25%。
(九)申報審核材料的備案管理
各評委會辦事機構按照《全省職稱改革備案管理項目清單》要求做好備案工作。各自主評審單位在召開評審會5個工作日前,將召開評審會報告、操作方案、職稱評審辦法、評委會組建情況等文件報市人社局備案,評審工作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將評審工作總結、資格文件(含花名冊)報市人社局備案。
(十)網上申報和審核賬號
9月1日至10日系統預準備時間結束后,省職改辦將對職稱信息系統中所有用戶賬號進行重置,測試數據在正式申報時全部清零。重置后,各系統管理員需盡快登錄職稱評審管理模塊,重新分配用戶角色,實名制創建至少包含系統管理員、經辦人和審核領導3個角色在內的的用戶賬號。
(十一)關于在職狀態的確認
企業、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以及事業編外聘用人員,由各級評委會組建單位會同人社部門核實社保信息,以確認其是否與申報單位建立了真實有效的勞動關系。原則上,申報人員應在申報單位連續繳納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截止申報當月);對于6個月內有工作單位變動情形的,應提供相應單位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相關證明材料。如存在工作經歷與社會保險繳費記錄不符等情況,取消申報資格。對公司法人、董事、監事、股東,通過自主擇業方式到地方企業工作的軍隊人員,以及已參加失地農業養老保險的人員,企業可以提供加蓋單位印章的勞動合同和銀行工資流水確認勞動關系。
(十二)關于部分業績條件的認定
1.關于中小學教師系列業績條件認定
(1)基礎條件中師徒培養的使用。評價條件規定:在教育教學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經單位統一安排,學校教師結對培養指導至少3名學校本學科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并取得較好成績;教研單位人員應具備指導培養青年人員的能力。
規范細化為:一是教研人員應政治素質過硬、事業心責任感強教育觀念正確、教育理論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由單位主管部門對其進行鑒定是否具備指導培養青年人員的能力并出具證明,不作為業績條件使用;二是小學科教師跨校帶可作為基礎條件參加職稱評審但不可用于業績條件使用;三是名師工作室內教師相互培養可作為基礎條件參加職稱評審但不可用于業績條件使用,
(2)團隊參加精品課、優質課等競賽獲獎的使用。評價條件規定:注重教改實驗,教學方法靈活新穎,課堂教學效果好,并經學校考核推薦,本人單獨或作為團隊前2名完成人講授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公開評選的精品課、最佳課、優質課、優秀教學觀摩課等
規范細化為:作為團隊前2名完成人講授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公開評選的精品課中,必須同一學科、同一專業的老師才可當做職稱評審業績條件使用,非本專業、本學科老師參與精品課獲獎不可當做職稱評審業績條件使用。
(3)技能大賽中工作人員獲得榮譽的使用。經與教育主管部門溝通統一為: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人社部門共同主辦的技能大賽中獲得先進工作者等同于同級別教育教學先進稱號,
(4)各類微課競賽獲獎的使用。經與教育主管部門溝通統一為: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本專業的微課等上課類競賽按同級別優質課對待。
(5)細化四方評價規定。四方評價的測評必須由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按照市教育局制定出臺的《金昌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專項考核暨四方評價工作辦法(試行)》實施。“四方評價要與各學校績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原則上每學年開展一次,采取個人自評、學生評議、家長評議、教師評議(即學校評議)考核工作小組評議相結合的程序組織開展,優秀比例不得超過本校一線教師的15%(90分以上為優秀)。
(6)細化教學評估規定。教學評估原則上每學年評估一次參考事業單位年度考核優秀比列,每次評估優秀人數不得超過本學校(學區)一線教師總數的15%。學校年初制定教學評估辦法:報同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在申報職稱時須提供教學評估的備案材料2.關于工程系列水利工程專業業績認定條件
關于各類工程項目人員的界定:經市水利部門請示、溝通省水利廳現確定為:“主持”是指擔任項目、課題、規程、規范、標準、工程、規劃、運行管理等主要負責人、主要完成人(僅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負責該項目的全面工作,提出和確定項目的總體設計方案,編寫工作大綱,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任務和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及疑難問題,協調各專業工作,確定總進度計劃,并在項目中承擔主要工作,撰寫成果總報告的人員,具體為前2名。“專項負責人”指子項目、子課題、子工程的負責人,在子項目中承擔主要、關鍵工作,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或分支專業技術負責人,撰寫專項報告的人員,具體為第1名。
3.關于衛生系列業績認定條件
臨床病案、手術視頻作為評審條件的使用: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解決本專業復雜問題形成的臨床病案、手術視頻、專業科普作品及由中華醫學會收錄到中國臨床案列成果數據庫中的病例、案例等,由衛生行業學會專業委員會3名以上正高級(滿三年)專家簽訂誠信承諾實名推薦,可作為1項代表性業績使用。(此項條件限于晉升副高級(副主任醫師)職稱使用,具體按照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中的代表作舉薦規定操作。
4.關于新聞系列業績認定條件
(1)經由主管部門請示省委宣傳部,現將以下三種情況明確為:(1)敦煌文藝獎及金昌文藝獎的使用。敦煌文藝獎取前5名,單位證明經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作為佐證材料使用;金昌市文藝獎取前3名,單位證明經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作為佐證材料使用。
(2)頭版頭條的界定。頭版頭條是指微信公眾號中每次發布的第一條,報紙出版的第一版第一條,官網發布的取當天的第一條。
(3)節目制作中各類不出現人名的人員界定。攝像、編輯、制作等參與制作人員不出現姓名時單位證明經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公章后作為佐證材料使用。
5.關于破格晉升
細化破格晉升職稱條件。破格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各單位、主管部門要從嚴審核破格晉升業績,切實做到優中選優(當年破格晉升職稱人員,須經單位黨委(組)審核推薦,并經主要領導簽字、單位蓋章),將全省有效破格晉升人數嚴格控制在當年擬晉升人數的15%以內。
六、有關要求
(一)嚴格落實申報推薦規定。用人單位要嚴格執行“四公開(政策、標準、程序、結果公開)制度,有序推進本單位職稱申報、審核、公示、推薦等工作。要全面、認真審核申報人學歷、資歷、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業績成果、有關佐證材料等,對申報人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推薦程序的合規性負責。嚴禁單位賬號用于非本單位工作人員職稱申報。對于沒有認真履行審核責任,包庇、縱容弄虛作假、出具虛假證明,或單位賬號用于非本單位工作人員職稱申報的,按照管理權限由人社部門會同主管部門追究用人單位及經辦人責任。實行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在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職稱評審(二)切實發揮審核把關作用。單位主管部門要對用人單位職稱申報推薦工作進行督促指導,重點審核單位推薦材料真實性、推薦程序規范性。發現用人單位推薦材料存在問題的,要一次性反饋修改意見,并及時退回。對申報“破格晉升”“基層有效”“艱苦單位”等職稱評價類別的人員,用人單位要廣泛征求有關方面意見建議,采取職工大會集體評議,適當延長公示期和擴大公示范圍等方式,確保推薦對象的業績條件真實有效,能力素質群眾認可。
(三)依法依規履行評審程序。各級主管部門、評委會組建單位及其辦事機構要嚴格按照人社部《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省人社廳《關于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權申報自個審核權和評委會管理權的通知》等有關規定,規范組織開展資格審核和評審工作。用人單位(申報單位)、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相關職稱系列(專業)評審標準和條件,客觀全面地審核申報人員學歷、資歷、工作經歷、業績成果等佐證材料。各級評委會組建單位要及時將評審政策、條件標準、工作程序、評審結果等面向社會公開。同時各級人社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規范答辯、評審、專家抽取等工作程序,認真組織開展聯審、抽審等相關工作。評審結束后,對公示后不影響評審結果的對象,人社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及時發文確認資格
(四)嚴厲追究失信人員責任。申報人要對個人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申報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或者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的,取消申報資格;已經取得職稱資格的,予以撤銷,并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3年內禁止再次申報,情節嚴重的可同時取消崗位晉升資格。
職稱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各部門、單位要本著對全市人才評價工作負責的態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部署,安排有經驗的專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確保2024年職稱評審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市人社局將適時對縣區、各行業主管部門(中高評會組建單位)、各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工作進行抽查,對發現不按規定程序推薦、審核把關不嚴、違反破格晉升規定等突出問題,調查屬實后,將在全市范圍內通報。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省、市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附件:
2024年度甘肅省、金昌市職稱評審計劃
金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