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24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園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寧東基地管委會人力資源局,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為推進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根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4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寧人社函〔2024〕111號)精神,結合銀川市實際,現就做好2024年全市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ㄒ唬┱{整擴大職稱評審權限。繼續擴大衛健部門評審權限下放范圍,在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開展衛生系列正副高級職稱自主評審試點工作。開展企業自主職稱評審試點,探索向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及人才密集企業下放工程技術系列初、中級職稱評審權限,組建企業職稱評審委員會,充分激發和釋放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調整工程系列林草工程專業職稱評審權限,由市林草和園林管理局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全市事業單位林草工程專業初、中級職稱評審。助推銀川寧東一體化發展合作,由銀川人才發展集團集中受理寧東基地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含工程、農業、自然科研、實驗、檔案、群文等系列)和靈活就業人員初、中級職稱評審工作。
?。ǘ﹥灮晟坡毞Q評審體系。聚力發展葡萄酒特色產業,開展葡萄酒專業職稱評審,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建葡萄酒專業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葡萄酒專業初、中、高級職稱評審。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完善和用好基層職稱評審“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根據我市專技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適度向教育、科技、衛生、農業、數字、環保、安全、交通物流、新經濟新業態等領域傾斜,向企業傾斜,向柔性引進人才與“組團式”幫扶人員傾斜。做好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對為鄉村振興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縣級人民政府推薦,可提前一年申報高一級職稱。
(三)加大人才政策傾斜力度。暢通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及靈活就業人員職稱評審通道,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支持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十條措施》,由銀川人才發展集團分別在寧夏(銀川)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銀川市民大廳開設社會化職稱評審服務窗口,提供職稱評審政策查詢、咨詢等服務,為民營企業符合破格人員提供職稱申報建議書,受理靈活就業人員職稱申報代理業務,指導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及靈活就業人員申報相應系列職稱。落實好援外醫療人員職稱評審優惠政策,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改進和加強援外醫療隊工作實施細則》,規范衛生系列職稱評審管理,促進衛生專業全面發展,列入自治區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名單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享受職稱評審傾斜政策的截止時間調整為2027年。
二、進一步規范評審申報工作
?。ㄒ唬┮幏堵毞Q評審工作程序。各系列主管部門要按照《2024年銀川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時間計劃表》(附件1),抓緊制定職稱評審計劃,形成評審方案,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備案后,組織開展評審。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系列主管部門、評審單位要嚴格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職稱評審管理辦法和職稱評審工作操作規程》(寧人社規字〔2021〕16號)規定的程序組織評審,及時到“寧夏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統一職稱評審”開通職稱網上申報通道(http://222.75.70.73:8001/zcps/,以下簡稱職稱評審系統),組織網上申報,并于5月底前完成申報。所有申報人員須登錄職稱評審系統,嚴格按照操作說明和教學視頻完成網上職稱申報,并按時提交相關申報資料。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系列主管部門、評審單位要認真做好評審材料受理、審核、整理、匯總等工作,確保評審會按計劃進行。
?。ǘ﹪栏裨u審崗位結構比例。對全員崗位管理、專業人才技術水平與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須嚴格按照不超過相應層級專業技術崗位職數的120%申報評審(中小學教師系列嚴格在崗位結構比例內評審),已取得高級職稱人數(含正高和副高)少于本單位高級崗位職數120%的可申報高級職稱。取得高級職稱人數已超出崗位職數120%的單位,采取“退二進一”(退出人員為已取得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退出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方式擇優推薦申報,逐步控制到崗位結構比例內。對做出突出貢獻、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人社部、自治區有關政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單位崗位職數限制推薦申報。事業單位申報人員所在單位要如實填寫《事業單位職稱申報推薦數量統計表》(附件2)并按要求進行推薦,統計表要全面填寫所有申報人員信息,如發現統計表錯報、漏報,單位要承擔相應責任。各系列主管部門和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嚴格審核把關,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不予評審。
三、進一步加強繼續教育培訓
(一)學習途徑。專業技術人員應按要求完成繼續教育公需課和專業課學習。公需課:通過“寧夏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網(http://nxzj.chinahrt.com/)”進行網絡學習,由系統自動審核登記。專業課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和途徑進行學習:參加行業主管部門的專項知識培訓;參加用人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認可的培訓班、研修班或進修班學習;參加學術會議、講座或訪學(問)等專業學術活動;參加網絡遠程教育、移動終端學習;到教學、科研、生產單位進行繼續教育實踐活動;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方式途徑。
?。ǘW時要求。按照自治區相關要求,公需課學時由每年30學時調整為18學時,不收取任何網上學習費用。申報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審驗近4年(2020-2023年)繼續教育學時,總學時累計不少于360學時,其中公需課不少于72學時,專業課不少于240學時,碩士研究生學歷的繼續教育學時根據任職年限要求計算。申報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審驗近5年(2019-2023年)繼續教育學時,總學時累計不少于450學時,其中公需課不少于90學時,專業課不少于300學時。
?。ㄈW時說明。在審驗年限期間取得高一級學歷或第二學歷的教育,可視為接受繼續教育,其中,在審驗期內入學并畢業的,視同完成審驗期繼續教育任務,只需提交學歷證明;跨審驗期入學并畢業的,具體學時需由院校提供學時證明,并需完成審驗期內的公需科目學習。參加國內外考察和專業技術交流活動的,依據考察或培訓的有關文件,按實際考察培訓時間(路程時間除外),每天以6學時折合計算專業課程培訓學時。對2023年擔任繼續教育培訓師資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按照授課1學時授予3學時的標準記入個人繼續教育總學時(繼續醫學教育等有另行規定的,按原規定執行)。對已取得中級或副高級職稱后考取職業資格的,可視同完成任職期內專業課學習任務,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提升綜合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再代替公需課學時。
四、進一步強化職稱評審監管
(一)加強專家管理。全面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職稱評審專家管理辦法》(寧人社發〔2023〕8號),5月份啟動職稱(含人才)評審專家庫調整完善工作。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系列(專業)組織評審單位要進行新一輪專家庫調整備案工作,在廣泛遴選基礎上,新補充各行業專家入庫,并對現有已入庫專家進行復審、調整、完善信息。調整后的專家庫應于開展本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前,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同級人社部門備案,未進行備案并取得審核同意的,不得開展評審工作。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須從已備案專家庫中抽取,抽取同一單位(含下屬單位)專家數不得超過每次評審會專家總數的1/3,同一小組不得高于1/3,且與上年度出席評審會專家調整人數不得低于1/3。今年起,實行職稱評審專家差額抽取。次日組織評審的,在評審前12小時內抽??;當日組織評審的,在評審前4小時內抽取;預抽取人數按實際所需人數的1/3—4執行。
(二)強化資格審核。對事業單位申報人員應核查聘任文件或勞動合同(含電子勞動合同);企業、社會組織申報人員應核查社保繳納證明或勞動合同(含電子勞動合同);柔性引進人才應核查與我市企業事業單位簽訂的工作協議等。加大對申報人職稱信息、業績材料、論文論著弄虛作假的核查和打擊力度,發現存在弄虛作假、學術不端等情形的人員,應向用人單位進行通報,相關信息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錄期限為3年,記錄期內不得參加職稱評審。相關單位與個人涉嫌違紀違法行為的,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移交相關情況。
?。ㄈ﹪烂C評審紀律。各評審委員會和用人單位要將職稱評審作為人事管理、干部評價的重要依據,作為德、能、勤、績、廉考核與廉政風險防控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防范機制,主動接受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各評審委員會要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有條件的評審委員會可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參與監督,增強透明度,擴大知情權。對評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或群眾舉報,要及時組織核查,杜絕各類違紀違法問題發生。
?。ㄋ模┳龊谜嫘麄?。各組評單位要主動溝通協調人社部門把關審核有關事項,及時了解掌握和宣傳職稱評審工作的最新政策和要求,在社會面樹立職評工作權威和良好形象。要各負其責,主動對接用人單位,傳達評審工作相關部署要求,做好政策和業務闡釋,做好疑難事項解讀,指導用人單位發揮好第一關口作用。要主動對接申報人員,采取集中宣講、一對一輔導、點對點提示等多種方式,使其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全程關注申報情況,推動評審工作順利開展。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現行有關政策執行。工作中如遇政策調整,按新政策執行。
附件:
1.2024年銀川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時間計劃表
2.事業單位職稱申報推薦數量統計表
3.寧夏回族自治區職稱評審專家備案登記表
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