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申報評審的通知
為加強本市生物醫藥先導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6號),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職稱評審管理辦法》(滬人社規〔2021〕30號)、《關于規范本市專業技術職稱申報條件的通知》(滬人社專〔2017〕115號)及有關文件精神,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同意,現將《2024年度本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申報評審的通知》公布如下:
一、評審機構與評審重點
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評委”),由上海醫藥集團組建,負責本市(含各區縣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醫藥專業工程師職稱的評審工作。
今年評審工作的重點是支持本市生物醫藥先導產業發展,鼓勵為本市創建“專、新、特、優”小巨人企業、雙碳綠色制造和將AI、5G等大數據、互聯網技術運用到生物藥械技術開發或產業化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作適當傾斜。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引導生物醫藥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積極投身技術創新、轉化、產業振興與發展中做出業績的;克服唯學歷、唯獲獎、唯論文傾向,激發更多醫藥工程技術人才熱情,投身到“創新、創造、創業”中來。
二、評審專業
中評委學科組設置及主要評審專業如下:
1藥品研發生物醫藥、化學藥物、中藥、數字醫藥技術研究;藥理、毒理、臨床、實驗室檢測、標準制定、中試技術研究、科研技術產業化等
2藥品制造藥品制造QA、QC、技術工藝、生產運營、設備技術管理、設備運維、環境工程、新技術產業化等
3技術服務藥事管理服務(藥械注冊、申報、檢測、審核、標準);科技管理(知識產權、科研項目申報等);藥品信息、科技情報;藥械制造數字技術開發與應用、藥品制造、流通、商業領域(QA、技術服務、執業藥師—質量管控)等
4醫療器械(制造)醫療器械及制藥裝備等技術研究、開發;器械生產運營;質量管理工程(管代);智能器械開發與應用;生物醫學工程的產品開發、轉換、應用;非醫學臨床器械開發、轉換、應用等
5醫療器械(臨床設備)醫院醫療器械技術造型管理、醫療設備技術保障、質量控制、醫療設備應用技術支持、醫療數字技術開發與應用、智能系統技術研究與應用、臨床診斷設備技術維護等
6藥械監管藥監局系統內藥品、醫療器械、藥品包裝材料和藥用輔料的研發、制造、流通使用環節監督管理、數字監管技術開發與應用、現場核查檢驗與檢測、不良反應監測與質量管理、科學監管研究等
選擇專業學科組說明:
1、為配合智能制造、數字醫藥、醫療技術發展,在各專業學科組分別特設“數字醫藥工程、智能醫療器械開發、醫療數字設備技術研究、數字技術審評”等專業,凡從事上述與藥、械、監管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均可申報相應專業學科組。
2、醫藥器械制造新設“質量管理工程(管代)”專業領域,涉及申報評審專業技術崗位包括:
(1)研發質量管理、(2)生產質量管理(包括:進貨檢驗、過程檢驗、最終放行、不合格品處理等)、(3)售后質量管理(包括:不良事件、召回、上報、定期風險評價、定期臨床評價等)、(4)供應商質量管理、(5)質量體系管理(包括CAPA、內審、管理評審等)、(6)風險管理、(7)大數據管理(包括:網絡安全、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等)
三、申報范圍
1、在本市企事業單位工作,具有本市戶籍(或持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或近二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受聘初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2、本年度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或者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或者上年度未通過本市中級職稱評審的人員(有重大突出業績除外),不接受申報。
3、事業單位按照缺額申報原則,由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缺額申報意見。
4、申報2024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初級職稱評審任職資歷計算到2024年6月30日(自按規定聘任初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起計算,提供《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證明)。
四、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無不良誠信記錄,無尚在有效期中的行政處罰。
(二)學歷、資歷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理工類或醫藥類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從事理工類專業技術崗位并受聘助理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滿二年以上。
2、取得理工類或醫藥類相關專業大專畢業及以上學歷,受聘助理工程師職務滿四年以上。
3、對高技能人才申報,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取得醫藥相關專業助理工程師資格,獲得本市醫藥相關專業職業(工種)技師(二級)資格或取得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工作滿三年。
(2)獲得醫藥相關專業及職業(工種)技師(二級)以上職業資格或取得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技術工作滿三年,且在現工作崗位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
4、尚不具備相應學歷、資歷或沒有取得工程專業職務資格的,可依據申報條件進行破格申報,確有真才實學,并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出貢獻突出的,經單位推薦,可按破格申報受理。
5、對于先評聘助理工程師職務,后通過成人教育取得理工類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受聘助理工程師職務不得少于一年。
6、對轉系列、轉專業申報晉升醫療器械(臨床)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必須符合受聘三年以上醫工專業技術崗位。
7、提供本人近三年業績考核為合格及以上(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考核結果)。
8、負責或主要參與本單位、行業協會或政府部門主導的技術研究、技術改造、標準制定、以及參與藥械監督管理有關的政策研究和指導性、規范性文件制定等,經有關權威機構評定、驗收取得一定業績成果的,并提供本人參與項目的證明或獲得榮譽證書。
受聘初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需提交《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http://rsj.sh.gov.cn——便民服務——表格下載——人事人才)。
(三)論文/技術總結
提交受聘初級工程師期間撰寫與本人工作、專業技術密切相關的論文或技術總結(不得少于一篇),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要求獨立撰寫主送論文,論文一篇,論文字數不少于3000字(鼓勵論文發表)。合作撰寫論文僅作“副送論文”,原則上不超過3人,且排名第一。(主送論文要求上傳word電子版)
2、高技能人員可結合本人工作、技能水平相關的內容獨立撰寫,提交一篇論文或技術小結。(主送論文要求上傳word電子版)
3、“技術總結”應闡明項目水平,并寫明本人在項目中所承擔的崗位職責、專業技術能力、創造性的作用貢獻以及解決的技術難題。技術總結需由單位審核并出具申報人參與撰寫的證明。為確保申報者參與項目的真實性,需同時提供申報者主持或為主參與的項目立項、結項、驗收、鑒定等相關材料。
4、提交論文或技術總結需注意下列要求:
(1)申報“醫療器械(臨床設備)”學科組,要求提交一篇“主送論文”,且是發表在國家科技統計源期刊上論文或專著;
(2)申報者若提交以外文發表的論文作為“主送論文”,需同時提供中文譯稿,且專家審核時以中文內容為準;非“主送論文”的外文論文請提供中文內容概要簡介;
(3)全日制高校畢業論文,以及項目(工程)設計說明書、產品說明書,可行性研究、立項申請、結題報告、測試報告、產品標準,專利申請報告等均不可作為申報主送論文提交;
(4)攻讀在職工程研究生并結合工程技術項目撰寫的畢業論文或發表的論文(項目技術報告)可作為職稱申報論文,但不能作為“主送論文”;
(5)鼓勵申報者在國內外醫藥、醫械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比如在《上海醫藥》、《中成藥》、《外科研究與新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等刊物上發表;
(6)為防止出現學術腐敗,申報者在提交論文材料的同時,需申報者提供該論文的“查重”相關證明,與論文一起提請專家評委審核。(職稱評審辦公室不提供指定查重機構);
(7)提交紙質發表論文材料時,需提供以下內容的復印件:(a)刊登的論文內容;(b)期刊封面、目錄,主辦、主管單位,統一刊號或準印證號。上傳論文需提交word電子版本。
(四)項目/課題完成情況
本人自取得初級職稱以來參與項目/課題基本情況,包括參與“項目/課題名稱”、“立項單位”、“擔任角色”、“獲獎排名”、“項目/課題負責人”、“是否選擇為主送課題”等,按照項目/課題的主次、層級來填寫并提供項目/課題的原始材料。提供本人參與項目/課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成果,本人參與“項目/課題”完成情況在申報中級工程師評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重點關注。
(五)知識產權
鼓勵專業技術及技能人員通過開展與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創新并獲得知識產權保護。若本人在創新技術申報發明專利并獲得專利授權者,同時提交被授權的專利證書以及技術轉換應用情況,評審中針對取得發明專業授權或實用新型等專利進行評審加分。
(六)獲獎情況
本人自取得初級工程師職稱以來在專業技術領域所獲得的國家、省部級、本市委辦局、區級頒發的科研技術獲獎情況,并提供頒發機構證明(證明文件以PDF格式電子版本作為附件上傳)
(七)本人《承諾書》和單位核實意見
本人按照《承諾書》內容認真閱讀,并針對《承諾書》提出的要求進行簽名;申報人所在單位需配合本人提供的申報材料進行公示,并對申報人個人信息、申報材料、公示情況等進行全面核實、簽字、蓋章。
(八)專業面試
根據需要,參加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申報者抽取20%左右的專業面試。專業面試以現場為主,特殊情況采用線上方式,重點了解申報人學術水平、參與項目/課題/標準建立、知識產權應用、獲得成果等方面的情況。申報者應在規定的時間到場面試,具體時間以評審辦公室頒發《專業面試通知》為準,提供本人身份證,無故缺席視為放棄。專業面試將作為綜合評價申報者是否具備工程師資格的重要參考之一。
五、繼續教育
2024年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須完成繼續教育27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90學時(含必修課45學時),《醫藥專業科目》網絡必修課90學時,《醫藥專業科目》選修課90學時(線下課程24學時,線上課程66學時)。繼續教育學時五年有效。
參加2024年《上海市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課程,可抵扣《醫藥專業科目》選修課學時。今年繼續教育完成學時數截止時間為2024年9月30日。
具體要求請查閱《2024年上海市醫藥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指南》和《2024年度醫藥專業科目—培訓課程計劃安排》,“上海醫藥職工大學網站-醫藥之大”(http://www.yiyaozhida.cn)。
六、網上申報注冊
登錄上海市職稱服務系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共服務平臺(http://ggfw.rsj.sh.gov.cn)—網上辦事—職稱申報),先按要求用手機“隨申辦市民云”APP進行注冊用戶信息,然后再填寫基本資料,選擇申報的“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專業學科組,按照要求上傳申報材料附件。經檢查無誤,點擊生成并打印申報表(姓名、身份證號碼不得填寫錯誤。請確認上傳附件不攜帶病毒,否則可能導致材料上傳不完整而影響評審)。
七、受理申報材料時間結點
1、職稱申報網上注冊時間:2024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截止
2、網上審核申報材料時間:2024年10月11日至10月31日
完善申報材料修改以截止日期為準。
3、專業學科組進行職稱評審:2024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申報材料受理說明:
1、申報材料預審通過并拿到“受理號”的,表示申報人已通過材料預審,耐心等待職稱辦公室《專業面試通知》并做好面試準備。
2、待網上評審公示結束后,職稱辦會通知申報人員及時上網下載《職稱評審申報表》和職稱資格證書,及時將《申報表》提交有關部門存檔,并由單位聘任填寫《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蓋章確認崗位聘任關系并存入本人人事檔案。
八、申報材料及評審政策咨詢
1、申報材料受理點: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上海醫藥職工大學,飛虹路525號506室),聯系電話:65048740。
2、評審費:2024年申報中級專業技術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費為1000元/人,評審費均通過網上評審系統繳納(未通過評審者不退還評審費)。
3、各行業協會/學會/分會和有關單位申報職稱評審政策咨詢(排名不分先后):
(1)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理集團系統內從事藥品研發、生產制造、醫療器械制造、技術服務等相關領域專業技術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上海市太倉路200號6樓人力資源部,聯系人:高怡穎,電話:63730908*6035;
(2)上海長三角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促進會(從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管理工程(管代)”專業技術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上海市江楊南路880號B5棟,聯系人:劉芳,聯系電話:13671910098;
(3)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包括負責受理本市醫療器械制造企業和醫療臨床設備技術服務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上海市漕寶路80號D座2906室,聯系人:錢斌,電話:64268298*110;
(4)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從事本市生物醫藥企業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上海市松濤路563號A幢305室,聯系人:陳旭,聯系電話:50803610;
(5)上海醫藥行業協會(從事醫藥生產、研發、原料及制劑工藝、質量等專業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鳳陽路250號3樓,聯系人:卜宇倩,電話:63591373,63276377*8023;
(6)上海市醫學會臨床醫學工程分會(從事醫院醫療器械技術造型管理、醫療設備技術保障、醫療器械質量控制、醫療設備應用技術支持、醫療設備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的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地址:上海北京西路1623號201室,聯系人:鄭蘊欣,聯系電話:18930177448;上海市飛虹路525號506室,聯系人:高萍,聯系電話13641691608;
(7)上海中藥行業協會(從事中藥產品工藝管理、制造、質量控制、技術服務等相關領域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上海市福州路107號235室,聯系人:潘建人,聯系電話:33663825;
(8)上海醫藥商業行業協會(從事藥械流通領域質量控制、技術服務等相關領域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上海市滇池路133號,聯系人:呂韌,聯系電話:63290197;
(9)上海市醫院協會醫學裝備管理專業委員會(從事本市醫療機構中醫學裝備的科學管理、技術保障、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的職稱申報與政策咨詢)。上海市巨鹿路807號201室,聯系人:張婧,聯系電話:021-68383876;
(10)上海臨港集團創新管理學院(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職稱評審臨港新片區工作站)(從事臨港生物醫藥園區的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和繼續教育職稱咨政策咨詢),上海市浦東新區飛渡路1150號6樓,聯系人:顧林,聯系電話:15300560078;
(11)上海市寶山區人力資源管理局(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職稱評審羅店工作站)(從事寶山區生物園區的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和繼續教育職稱咨政策咨詢),上海市祁北東路28號1樓人才驛站,聯系人:張子洲,聯系電話:56861447;
(12)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管理局(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職稱評審松江工作站)(從事松江區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和繼續教育職稱咨政策咨詢),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西路867號5號樓107辦公室,聯系人:楊佳琳,聯系電話:67848679。
九、評審注意事項
1、參評本次醫藥中級職稱首先堅持“品德、能力、業績”為評價導向。除了審核申報人“學歷與經歷”等申報硬性條件外,評委重點評估申報人工程“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項目論證結論填寫時必須與驗收報告結論相一致,并提供相應證明材料,不得隨意填寫“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等申報人的主觀結論。
2、技師貫通申報的,應充分體現其職業特點,堅持把職業道德放在評審的首位。以職業能力和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評價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難題、參與技術改造革新、傳技帶等方面的能力和貢獻,把技能技藝、工作實績、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技術和發明專利、科研成果、技能競賽成績等作為評價條件,注重本人對專業理論的總結與撰寫能力、技能貢獻和業績等評價。
3、申報人完成第一次提交后,應經常關注評審進程,若出現評委會退回的修改狀況,請在規定時間內抓緊修改、補充并再次提交。在修改截止日前,未按要求進行修改上報的,將視為放棄申報。
4、若申報人是被派遣的用工關系,本人提供與簽約《勞動合同》的主體單位的蓋章申報資料,包括提供申報者的學歷、經歷、工作單位等情況核實意見、領導簽名和派遣單位簽章。申報者所在第三方工作單位可提供本人工作綜合考核意見。
十、單位需要注意事項
1、負責認真審核申報人提供的所有申報材料,核實申報人的學歷、經歷、承擔技術項目的角色、參與程度以及獲得榮譽真偽等情況;
2、負責審核申報者提交的《中級職稱評定申報表》內容及相關資料,并在“所在單位核實意見”欄內對申報者提交的工作經歷、論文專著(技術報告)、承擔項目情況和取得的業績等情況表述單位的意見并加蓋單位公章(或人力資源部章)、負責人簽章,掃描后上傳;單位不能提供核實意見或不加蓋公章或無負責人簽章的,作不受理申報材料處置。負責填寫《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表》中要求單位填寫的內容并加蓋公章及領導人員簽字;
3、申報人若是第三方派遣,由《勞動合同》簽訂方出具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工作單位可以出具工作業績考核意見。
4、為確保職稱申報程序公正,要求申報人所在單位對申報人提出的職稱申報情況予以在申報人本單位進行公示,并由申報單位提供《申報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公示結果情況表》,加蓋公章一并隨同申報材料網上提交。
5、事業單位須填寫“事業單位崗位空額證明”,并由本單位和主管單位(局級)人事部門的蓋章確認。
6、一旦申報人員被舉報,單位有關部門要配合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對申報材料進行核實和說明,并將被有關部門列入“不誠信”個人和企業黑名單。
說明:單位不能提供核實意見或不加蓋公章或負責人簽章的,作不受理申報材料處置。
上海市工程系列醫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