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審的時候,一般有兩個單位渠道可以獲得職稱,那就是企業單位內部評審和人社局。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于職稱評審的這兩個單位,到底有什么區別?
一、企業內部評審
一般的企業并不具備職稱評定資格,不過這幾年國家簡政放權以后,職稱評審的權利也都下發到了企業中。
在自己單位內部進行評定,條件并不會那么嚴格,也用不到那么多材料,而且因為在自己單位進行,就不用為了職稱評審而到處奔波。所以,如果你打算在這個企業單位干到退休的話,那么這個內部評審就完全夠用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單位內部評審,主要面向的都是企業內部的在職員工非該企業內人員是不能申報的。現在主要是一些國企、事業單位、大型私企才具備內部職稱評委會,而且大多內部評委會的職稱專業相對單一,這樣的證書一般只能在企業內部進行使用。換句話說,如果你跳槽去了別的企業單位,那么你之前單位所評的職稱證書在新單位很有可能是不會被認可的。
二、人社局評審
如果你覺得自己并不想一直在一個地方工作,想要趁自己年輕多點機會,有更好的發展,那么可以選擇申報人社局的職稱評審。
人社局評審主要由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或者授權的相關部門進行組織,對社會各個企業的專業技術工作人員開放,申報要求一致,需統一參加評委評審,再由官方網站統一公示評審結果,再統一下證。
人社局評審的職稱證書,發證單位是評審地的人社局,會有人社局的專用公章。證書通用性非常高,屬于全國通用,不管你以后換不換工作單位,換去任何一個別的單位,這個職稱證書是可以一直用的,可以用于承接工程項目、積分落戶等。
和單位內部評審相比,人社局的職稱評審條件會嚴格一些,對于初、中、高的要求有明確規定,且需要準備充分,而且質量一定要過關才行。
含金量相比,人社局評審出來的職稱證書含金量當然更高,畢竟是全國通用,社會流通性更好,實用性也更強,今后想要申報更高級別的職稱的時候,也是能派上用場的。
現如今職稱評審政策每年都在變化,因為申報人數逐年增加,也導致要求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難評了。評職稱是為了以后的職業發展需要,無論是單位評審還是人社局評審,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