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每年申報職稱的人很多,為什么通過的人還是那么少呢?因為總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評審不通過,而且職稱評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也很多,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會影響到職稱評審結果。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職稱評審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申報職稱評審前,申報人需要根據當地要求準備好材料,每個地區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樣,大家可以登錄人社部門的網站去查詢本地對于自己需要申報的專業職稱下發的相關政策。這看似簡單的事情還是將很多人搞得焦頭爛額的,比如說業績資料準備的是這兩年的,并沒有體現近五年來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業績資料的深度也不夠,達不到職稱評審的水平。
所以大家要對自己定位要清晰,不能看到別人去申報職稱就想隨波逐流,結果自己根本達不到規定的要求,這樣貿然去申報職稱大概率是會失敗的。
還有一些人想著等人社局公布了職稱評審時間再準備材料也不遲,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因為材料準備也比較費時間,等到報名時間公布之后再準備肯定來不及的。如果你已經確定好今年申報職稱,那么就要提前準備申報材料,我們可以根據去年的評審要求去準備申報材料,不僅有充足的準備時間,還能體現對職稱評審的重視。
每個等級的職稱申報資料都不一樣,以工程專業為例,初級工程師準備的資料是最少的,除了基本的個人信息和單位年度考核外,就只需要再準備一份工作總結和獲獎證書就可以了;而對于中級工程師要求就提高了,除了基本信息外,對業績和論文也有一定的要求,優秀的人才往往是以業績來評判的,業績越高就越吃香,評審成功的概率也越高,反而中級工程師對論文要求就沒有那么高了,只要是發表在正式期刊上的,不論級別都可以提高通過率。
高級工程師才是最難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不僅需要長久的工作經驗和超強的技能,論文數量和質量也是有要求的,而且每年的成功率也非常低,通過人寥寥無幾。
所以說想申報職稱就一定要將材料準備齊全,所有的評審表格都必須按照規定填寫,如果申報人擅自更改了表格樣式會被做退回處理的,上報的材料也一定要正確和整齊,不然稍有不慎又得明年重新來一次了。
如果你想參加職稱評審,且滿足當地申報要求,那么一定要積極參與評審,未雨綢繆才能成功,越早參加職稱才能越早享受增值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