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水務局網站由本溪市水務局主辦,本溪市水務局辦公室負責該日常運行和維護的政府網站。作為本溪市水務局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溪市水務局面向社會服務的窗口,是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
本溪市水務局
地址:本溪市明山區峪明路22號。
官網地址:https://swj.benxi.gov.cn/。
聯系電話:024-44599225。
電子標識編號:CA081410000605696990002。
政府網站標識碼:2105000023。
遼ICP備2023005578號。
遼公網安備21050402000025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網介紹:
網站包括“網站首頁;機構職能:主要職責、領導簡介、內設機構、聯系方式;工作動態;政策文件:部門文件、政策解讀;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府信息公開年報、依申請公開、工作機構與聯系方式;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互動交流:領導信箱、調查征集、業務知識庫;行業采風;機關建設;公共服務:辦事指南;專題專欄、網站相關:網站地圖、友情鏈接”等欄目版塊,第一時間權威發布本溪市水務局重要政策文件。民眾可登錄該網站及時查詢和了解相關政策詳情。如有疑問,可咨詢在線客服或撥打服務熱線電話。
機構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各項水及水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有關方針政策;起草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擬訂水及水產管理政策并監督實施。
(二)組織擬訂全市水務和水產工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編制全市主要江河流域規劃和有關專業規劃并組織實施。
(三)負責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的科學配置和保障,實施水資源的統一監督管理;擬訂全市水資源中長期供求規劃、水量分配方案并監督實施;組織開展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組織指導城市供水工作;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及水資源論證、防洪論證制度;發布水資源信息和全市水資源公報。
(四)擬訂全市計劃用水、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行業用水標準,組織、指導和監督節約用水工作;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
(五)組織編制水資源保護規劃;組織擬訂重要江河和地下水的水功能區劃并監督實施;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組織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指導地下水開發利用和城市規劃區地下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
(六)組織、指導全市水政、漁政監察和行政執法;協調并仲裁部門間和縣、區間的水事、漁事糾紛。
(七)組織編制全市的水利基建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報告;監督實施國家和省、市有關水務行業技術質量標準和水利工程規程、規范。
(八)負責我市行政轄區內河道管理工作;負責制定全市河道整治規劃、年度建設計劃及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指導全市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與保護;指導全市江河的治理、管護與開發并辦理有關事務;負責汛期急、難、險、重的工程搶修任務和非汛期清淤清障及險工險段的維護工作。
(九)負責全市水庫、水電站堤壩、水源地等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和質量調度和安全監管,組織指導農村水電電氣化工作。
(十)指導全市農村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組織指導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指導全市農村水利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十一)負責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編制全市水土保持規劃,組織全市水土流失的監測及綜合防治工作。
(十二)研究制定全市水庫移民管理的有關政策,組織實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負責全市移民工作的指導;負責對水庫移民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檢查。
(十三)組織指導全市水產產業化發展及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和專業培訓工作;負責全市水產苗種管理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十四)承擔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市防洪和抗旱工作,對江河及重要水利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
(十五)承擔水利資金和水利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有關水利價格和收費的建議;負責提出水利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方向和財政性資金安排意見并組織實施。
(十六)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山東職稱評審是依據國家和山東省相關政策法規,對全省范圍內各專業技術領域人才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機制。該評審體系旨在全面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專業能力、創新成果和實際貢獻,為人才的職業發展、職務晉升及待遇提升有了官方依據,評審范圍覆蓋教育、醫療、工程等多個行業領域,涉及初、中、高級等多個職稱級別。
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網站由遼寧省交通運輸廳主辦并負責該日常運行和維護的政府網站。作為遼寧省交通運輸廳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遼寧省交通運輸廳面向社會服務的窗口,是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
新疆職稱評審制度依據自治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的最新政策法規,對全區范圍內的專業技術人員實施綜合評估。這一制度不僅考量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造詣、實踐能力和工作業績,還注重對其職業道德和社會貢獻的評價。評審過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目的是為了選拔和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人才隊伍,為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